琅琊镇面条鱼晋级国家地理标志水产品,成为青岛市第6个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的水产品,昨天记者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,过度捕捞导致面条鱼逐年减少,面条鱼晋级后,将对面条鱼进行深加工,制作即食产品,甚至还可以提取有效成分做成补钙食品。
6种水产品获地理标志认证
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逄胜波在昨天的网络问政中表示,目前青岛市共有6种水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,分别是琅琊玉筋鱼(面条鱼)、灵山岛海参、产芝水库大银鱼、产芝水库鳙鱼、泊里西施舌和胶州湾蛤蜊。
其中,琅琊镇面条鱼是今年6月份正式获得国家地理标识,成为该镇渔业的新名片。记者了解到,过去在琅琊镇渔民们大多以出售原品为主,该镇每年捕捞上市的鲜面条鱼达1万多吨,每斤才卖几毛钱,还时常因销售难导致渔货变质,被迫倒进大海。随着国家地理标识“玉筋鱼”的获得,琅琊镇将实现玉筋鱼产销一体化发展,今年5月份,琅琊镇玉筋鱼产量达到8000多吨,加工干品5000余吨,全部实现了就地消化,销售收入上亿元。
面条鱼体长6.5-9厘米,生活在海水的中上层,这种鱼喜欢钻到沙里,所以被称为“沙里钻”,是青岛一带海域的特产,以浮游生物为食,也是鲅鱼的重要饵料。每年4-5月份琅琊台附近都会出现大量面条鱼鱼群,12月到次年2月面条鱼游向近海产卵。以前青岛鱼类丰富,很少有人会吃这种小鱼,面条鱼的产量也高,由于不易保存,渔民称其为“出水烂”,售价也较低。上个世纪60-80年代,面条鱼汛期来了,产量很大渔民卖不了就用热水烫一下,煮至半熟晒干,当做饲料出售。
过度捕捞致面条鱼逐年减少
随着大鱼的减少,面条鱼也逐渐走上了市民的餐桌。开发区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,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减少,面条鱼产量也逐渐下降,往年一网能捕上来1万多斤,但近年来产量递减,面条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,将会促进对面条鱼的保护。
“面条鱼本身对水质和环境反应比较敏感。水环境污染使得其他鱼种出现减少,而面条鱼却濒临灭绝了。”宁平表示,污染是个重要原因,但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,就是人为的过度捕捞,渔船快速增多,各类新式渔具广泛使用。另一方面,的全球变暖也使得面条鱼近年来产量锐减,由于面条鱼喜欢在冷水中生活,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洋温度升高,面条鱼会从近海地区逃往深海,甚至往纬度更高的地方聚居。